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科技人文·院士跨界高端访谈

  • 概念史与比较文学中的思想和方法——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方维规

    彭青龙;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围绕概念史与比较文学中的思想和方法等问题展开。方维规教授认为,概念史研究通过查考特定概念的历史语境和语义可以更好地体认历史,亦可透过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各有来历的概念同“当今”的可能联系。概念史在中国正在成为一门显学,我们的固有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查考和阐释的概念。概念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有其特定的追求和方法论思考,将之用于比较文学,也会是另一番景象。当下,数字人文和可视化技术对人文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量化分析难以完全满足概念史研究的需要,重数据轻人文的做法容易淹没人文的复杂性。

    2022年06期 v.30;No.14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

  • 论国家级新区空间生产的政治性——基于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的视角

    曹文泽;

    作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空间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独特性质,政治性既是国家级新区空间生产的基本属性,也是国家级新区空间生产的核心问题,决定着国家级新区空间的整体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演变。新时代,伴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和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动,国家级新区空间生产的政治性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生产规划的政治考量、空间生产过程的政治介入、空间生产目标的政治指向三个方面。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国家级新区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历史主动,找准空间功能定位、完善空间制度体系、明确空间价值导向,力求以国家级新区空间生成促进区域均衡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期 v.30;No.148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共同富裕:收入分配研究范式演进及其理论创新

    权衡;

    从收入分配研究转向共同富裕重大主题,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回归。深化对共同富裕研究,必然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发展和不断完善。共同富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党的性质宗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新时代“新三一高”的发展大逻辑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必须从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统一、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统一、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统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收入流动与收入分配统一等若干重大关系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06期 v.30;No.148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解超;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结出的人类文明史上的硕果。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坚持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追求共同富裕,创造性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科技自主创新,构建起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破解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建构起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新准则,生成符合人类价值发展规律的共同价值,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更高层面推动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2022年06期 v.30;No.148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第二个答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基

    顾红亮;

    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既是实践创新,又是理论创新。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群众史观等四个角度深入阐述“第二个答案”的理论内涵,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第二个答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2022年06期 v.30;No.148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思源湖畔专题:国家安全学

  • 叙事与安全危机建构:以美国的安全叙事为例

    孙吉胜;

    叙事是人们建构意义、塑造认知的重要手段,叙事体现施动性、文化性、权力性和战略性,而安全叙事除了具有叙事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不仅可以建构威胁身份和威胁主题,还能主导安全话语,建构安全危机,影响安全政策选择。受美国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能力影响,美国的安全叙事不仅在美国安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经常引导世界舆论,对世界政治产生影响。小布什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关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安全叙事及“9·11”事件后美国关于提高国家外语能力的安全叙事、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安全叙事都是美国有代表性的安全叙事。对这些安全叙事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安全叙事的认识,为未来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的叙事,更好地建构自己的安全叙事和塑造对己有利的安全环境奠定基础。安全叙事研究也将继续成为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06期 v.30;No.148 51-6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论国家安全领域的七个统筹

    刘跃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先后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七大关系的七个统筹,分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十分丰富,这“七个统筹”正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就需要对这“七个统筹”作深入研究。研究这“七个统筹”,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统筹好这“七大重要关系”,才能全面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搞好大安全背景下的总体性国家安全治理。

    2022年06期 v.30;No.148 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美、俄国家安全观

    施旭;

    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也是国际安全对话与治理的工具;在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交织、安全赤字凸显的条件下,厘清大国国家安全观的特性与联系,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国家安全观的解析框架,以中、美、俄国家安全政策话语为实证依据,揭示三国在国家安全观上的异同关系和权势关系。文章指出,在国家安全观上,中、俄之间具有重要的契合关系,而中、俄两国与美国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关系,并且与后者处于矛盾状态。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安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策略建议。

    2022年06期 v.30;No.148 7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共同富裕

  • 高水平促进第三次分配:分析框架与实施路径

    苗青;

    促进第三次分配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之举,关乎增进弱势群体福祉和夯实国家治理体系。深入分析三种分配的起源、数量和作用,提出高水平促进第三次分配“扩面、放量和提质”的目标,构建了一个基于收入程度和参与方式的二维框架,明晰了第三次分配的实施路径。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浙江省为例,逐一分析了发展慈善信托、福利彩票、社区基金会和企业基金会的时代意义和掣肘之处,据此阐释重点改革之举,为发力推进第三次分配谋划探路。

    2022年06期 v.30;No.148 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论共同富裕与反垄断法的相互促进

    李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反垄断法保护、促进竞争的本质,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行政权力对市场过度干预的问题,需要从产业政策占主导转变为以竞争政策为基础,通过行政垄断规制、公平竞争审查来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限制。此外,共同富裕也强调经济公平,关注自由竞争带来的收入分化问题。这要求通过反垄断法强有力的实施,来纠正市场机制的内在不足,主动地维护市场竞争,在福利标准、超高定价规制等方面基于共同富裕目标作出选择与完善制度。

    2022年06期 v.30;No.148 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学术话语

  • 语言学研究的经济视角:以词汇阻遏的博弈分析为例

    向明友;刘欣雅;

    词汇阻遏是词汇语用界面的重要研究对象,现有语用分析存在解释力不足、研究方法未能体现阻遏相对性的问题。对此,本研究认为词汇阻遏系言语使用的经济性使然,交际者在词语的信息量与交际成本间权衡,选择特定交际策略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故可引入博弈理论对该过程加以分析。研究旨在构建交际博弈模型,阐明影响词汇阻遏的关键变量,预测具体语境中言者的词语选择与听者的意义理解行为,并透过对词汇阻遏博弈机制的探究,展现语言学的经济视角研究的优势与广阔前景。

    2022年06期 v.30;No.148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论语言的经济效应:理论、经验与启示

    张卫国;

    探索语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人类特有的交流媒介,语言具有一些显著的经济特征,这使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合适对象。本文讨论了语言的经济特征和属性,从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分析梳理了语言的经济效应。微观个体层面,语言表现为依附人体的语言能力,较高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产生工资效应;宏观国家层面,个体语言能力加总构成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对外交往中克服语言障碍的先决条件,具有贸易效应,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探讨语言的经济效应,对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06期 v.30;No.148 12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经济话语研究的进展、价值与展望

    李琳;

    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经济话语研究成果,思考并分析了我国对外经济话语实践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了经济话语的内涵和学科属性,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简述经济话语研究的进展。然后,从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互鉴、推动经济话语人才培养、增强国际经济话语权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开展经济话语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最后,从经济话语语料库建设、全方位语言特征描写、研究对象扩展、多学科理论融合、跨学科研究方法应用、中国对外经济话语研究六个方面对未来我国经济话语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2022年06期 v.30;No.148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