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特稿

  • 世界主义的历时演绎

    弗拉基米尔·比蒂;林玉珍;

    文章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与古罗马世界主义的关系、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浪漫世界主义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之世界主义和文学史之民族主义的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其目的在于创作全面的知识视野,以交流重新填补精英与附属之间的结构性鸿沟,以全面的知识逻辑替代歧视性的政治逻辑;古罗马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帝国世界主义",其内在预设与局限是所有人都必须遵从中央机构全球主义所设定的自我身份,否则将被无情地剥夺自己的公民权利。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早期浪漫世界主义似乎再现了古希腊世界主义和古罗马世界主义之间的这种对立。关于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作者的梳理和论述,与鲁别茨柯伊、雅各布森、卢卡奇、博卡特勒夫、什克洛夫斯基、韦勒克等众多欧洲文学理论家所遭遇的不断流亡的命运颇为相似,文学理论也同样经历了被不断质疑、排挤与认同的艰难过程。

    2018年01期 v.26;No.119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学术动态

  • 2017年上海市第三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在我校召开

    刘建丰;

    <正>2017年11月2日,由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经济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及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17年第三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以"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题,探讨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学习内容。与会学者陈宪、殷醒民、潘英丽、吴冲锋、黄少卿、权衡、姚志勇分别从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金融体系以及追求现

    2018年01期 v.26;No.11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 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李德;

    二战以来,面对战争的破坏以及资本主义暴露出的各种危机,工党赢得大选后积极在英国建立全民福利国家,大力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战后英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但英国全面、全民福利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福利支出结构不合理等。当前,在充分借鉴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改革有益经验基础上,立足国情,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同时又要避免陷入西方国家高福利陷阱,这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018年01期 v.26;No.119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全球劳工治理:主体、现状与困境

    刘宏松;杨柳青;

    在当前全球劳工治理格局中,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各国以及各大世界性劳工、雇主组织等构成了重要治理主体,其中又以国际劳工组织为主要机制。国际劳工组织在制定劳工标准及推进"体面劳动"议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全球范围内的劳工问题依然严峻。这与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资本较于劳工的优势地位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缺乏执行力等因素密切相关。面对这些困境,国际劳工组织作出了一些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执行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2018年01期 v.26;No.119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政治·社会

  • 卡特政府与中美建交中的台湾问题

    朱卫斌;李波怡;

    卡特政府上台初期,酝酿出有条件地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断交、废约、撤军"的建交三条件,国务卿万斯于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卡特执政中期,主张"联华制苏"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了更大发言权。在对华接触磋商中,美方提出了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并与台湾保持经济和文化关系等前提条件。中美双方围绕"和平解决"与"售台武器"两个问题反复较量。中美在谈判过程中,对"和平解决"做了技巧性的处理,但对"售台武器"有严重分歧,最后搁置争议,达成建交公报。

    2018年01期 v.26;No.119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从国际法视角看台湾光复的合法性

    王伟男;

    根据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构成的国际法链条,日本投降后台澎地区领土主权回归中国。1945年10月25日日军在台北的投降仪式,兼具日本向中国归还台澎地区领土主权的交接仪式功能,标志着台湾光复在法律程序上的全部完成。台湾光复的具体方式也符合当时普遍存在的国家实践,以及二战后国际社会追求和平、正义、主权的进步价值观。此后,中日之间并不需要再签订新的和平条约以结束战争状态和移交台澎地区主权。"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本质上是美国基于其亚太战略考量,公然违背国际正义和国际法的强权政治。民进党在台湾再次上台后,分裂势力对"台湾地位未定"论更加依赖,我们对这个谬论的分析与抨击力度也需要加大。

    2018年01期 v.26;No.119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大学生政治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学校层面的分析

    方曦;王奎明;

    在我国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唯有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才能在思政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基于全国规模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的整体政治信任度处于较高水准,特别是展示出了较高的制度自信。基于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校内组织与人际关系认同、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对校园管理的满意度和参与情况三方面均与政治信任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通过增进校园中的组织认同与人际信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改善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环境、开放学校重大决策与日常管理中的公共参与,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信任程度。

    2018年01期 v.26;No.119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经济·管理

  • 我国居民部门资产结构是理性的吗?——基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视角

    杨朝军;王渊;周仕盈;

    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似阶段相比,当前我国居民部门资产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非金融资产和以银行存款为代表的无风险金融资产占比过高,而以股票和债券资产为代表的风险金融资产占比过低。但是,通过将这一居民资产结构现状与最优资产结构对比后发现,当前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并从大类资产风险收益比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理性选择行为的原因所在。不过,这种"理性"却不利于当下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进而不利于经济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管理层应通过完善资本市场机制,重塑市场价值体系等相关措施引导居民资金回流资本市场。

    2018年01期 v.26;No.119 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科学文化

  • 科学统一方法的规范性与它对整合挑战的回应

    谭力扬;

    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长期以来都认为所有科学都应该统摄起来;而且在传统上,统摄科学又被公认为只能通过具有"理论优位"特征的科学统一方法来实现。不过,部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提出,对某些科学领域的统摄更需要"实践优位"的"整合"方法而不是统一,从而使上述传统观点受到了相应的挑战。为了回应来自整合的挑战,科学统一的观点强调,对于科学来说,统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进而,该趋势其实由统一方法所遵循的规范性塑造,而对统一规范性的支持则来源于它与相应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理据之间的紧密融合。

    2018年01期 v.26;No.119 74-8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在怀疑论和自然神论之间——拉普拉斯对宗教的认识与反思

    王幼军;

    作为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欧洲科学界的一位代表性人物,拉普拉斯的宗教观点是启蒙运动时期许多自然科学家对宗教认识的一个缩影。启蒙时代是一个对于人类理性充满了极度乐观的时期,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理性的进步,一切非科学的知识终将让位于科学,过去一切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力量包括宗教也必将经历一个祛魅的过程。此时宗教怀疑主义和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在启蒙思想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拉普拉斯也秉承了这种特征,他一生都坚守着科学理性和科学决定论的信念,在他发表的著述和未发表的手稿中多有对于基督教的怀疑和批评之论。然而,与一般流行的观点不同,拉普拉斯并没有走向全面否定上帝存在的无神论者之列,也没有走向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之伍,他的宗教观一直徘徊于怀疑论和自然神论之间。

    2018年01期 v.26;No.119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在儒学的视域下——薛凤祚科学体系新探

    朱浩浩;褚龙飞;石云里;

    从儒学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科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清初最重要历算学家之一薛凤祚的儒学论述与科学工作,以《历学会通》与《气化迁流》为基础,讨论了薛氏的科学体系。作者发现,薛氏实际上以《历学会通》《气化迁流》为载体,以天、气、数、理为基本概念,构建了一套以天为本,了知顺应天地气化,以数合天,以数统一理与天的宏大天人体系。其中《历学会通》中的历法、星占、实用技术是下学基础部分,基于《历学会通》完成的《气化迁流》则是合己于天的上达合天之作。两者密不可分。

    2018年01期 v.26;No.119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文学·历史·艺术

  • “息庵居士”与《艳异编》编者考

    许建平;徐美洁;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艳异编》的编者为谁,一般认为是王世贞,然尚缺临门一脚。《艳异编小引》的作者"息庵居士"是谁?也尚无定论。本篇据新发现的范守己写给王世贞的信《与王元美先生》中,言买到王世贞《艳异编》,并连同王世贞的《四部稿》《尺牍清裁》同予赞赏;而王世贞将《艳异编》寄送朋友徐子玉,并告戒其保密"毋多作业";与王世贞同时代人骆问礼《藏弆集》记载王世贞将《艳异编》送人,又赎回。三个材料可证实《艳异编》的编者为王世贞。据《艳异编小引》文字分析而知,其作者与《艳异编》编者为同一人。《艳异编》编者为王世贞,《小引》的作者"息庵居士"也只能是王世贞。"息庵居士"疑为王世贞之号。

    2018年01期 v.26;No.119 98-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 “圭璧以祀”三证《周礼》成书于汉初

    唐启翠;公维军;

    《周礼》以其系统而详备的职官职能、礼仪礼器等记载而成为一个悖论的存在:后人既援引为礼制重建的法典和考释礼仪遗存遗物的主要参考文献,同时,其真实性及成书年代又备受质疑,成为自其汉初现身以来的学术难题。文章系统梳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祭祀性遗址出土玉器的器类、纹饰、组合、尺寸,聚焦《周礼》记载最为详备的"圭璧以祀"的源流承传及其时代特征,以多重证据法再证《周礼》成书于汉初。

    2018年01期 v.26;No.119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稿约

    <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逢单月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一、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问题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法制建设与法学,政治·社会,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思维,文化管理与传播,经济·管理,文学·历史·艺术,高等教育等。

    2018年01期 v.26;No.119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