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现当代问题研究

政治·法律·社会

  • 当代中国治安体制与国家政权建设

    陈周旺;

    当代国家理论甚为关注现代国家与治安体制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将治安体制的建立定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界定阶级斗争的内容,从治安管理角度界定了国家职能的内容。然而,以国家为中心的"严打"政策片面强化了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命令式动员。在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下,由于社会力量的生长,以国家为中心的治安体制逐渐向多元合作的治理机制转变,这一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正逐渐走向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相互依存与治理合作的道路。

    2011年03期 v.19;No.79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全球化:人权及其保障的陷阱

    钱继磊;赵晔;

    人权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普遍平等性的强调。在当前世界结构中,人权保障的主要负担者依然离不开主权国家。然而全球化下出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差距只能愈加扩大。这导致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人们之间的贫富悬殊固定化。这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没有力量为其民众提供最基本服务。全球化是人权及其保障的陷阱。

    2011年03期 v.19;No.79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当事人间竞价执行模式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张旭东;

    当事人间竞价执行模式是针对传统民事执行模式不足而提出的。从民事强制执行的"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这一对立性视角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理论层面,从制度生成的内外在要求两方面论证了当事人间竞价执行模式生成,并围绕程序正义、诉讼效率、司法权威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事人间竞价执行模式价值;实践层面,从利益平衡和法条兼容的角度分析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并进而从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法律构成要件等方面具体给出了当事人间竞价执行程序的实现路径。

    2011年03期 v.19;No.79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经济·管理

  • 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与地区差距分析

    王郁;范莉莉;

    本文试图建立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地区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环保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从整体上看主要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差距,投入和资源的不均等最为突出。因此,中西部地区环保公共服务的严重滞后是影响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2011年03期 v.19;No.79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房价波动对资本充足率顺周期影响的实证研究

    高国华;潘英丽;

    本文研究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银行以及在房价上涨和下跌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对资本充足率影响的非对称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加剧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具有显著影响;(2)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2011年03期 v.19;No.79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科学文化

  • 民国时期奉天地区度量衡考

    王涛;李玉尚;

    本文利用民国奉天各县地方志中的度量衡资料,厘清了各县地方度量衡与公制的折算。尽管地方度量衡极其混乱,但以尺度为基础的亩制,各县保持一致,这与清末以后,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在东北强制推行的清丈有密切关系。利用度量衡的混乱,政府向牙行经纪征收的斗秤捐税,成为清末和民国一项重要财政来源。当国家无法影响地方度量衡制度时,商业贸易却在度量衡的转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1年03期 v.19;No.79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哲学与科学思维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际经济博弈

    陈鹏;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际经济博弈,其哲学基础是以主体博弈为表现的实践逻辑,其本质是世界实践结构中阶级子系统间的矛盾关系。国际经济博弈主体具有不同主体性。国际经济博弈的基础是具体世界生产方式,它涉及的要素间存在复杂制约转化关系;其结构有多种类型并发生着历史改变和跃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争取国际经济博弈主动权的关键在于把握世界生产方式发展规律,整合转化经济要素,不断形成扩大相对优势和先进性,促成有利博弈机制。

    2011年03期 v.19;No.79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基于三种幸福感成分城乡比较的元分析

    张军华;

    从认知(生活满意度)、情感(情感体验)和综合(总体幸福感)三种指标,对国内涉及幸福感城乡比较的60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在认知指标和综合指标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镇高于农村,该结果排除了发表偏倚,具有稳定性;2.情感指标的研究数据异质性较大不适合做元分析,这与情感体验的暂时性、个人性、波动性、主观性和随意性有一定的关系;3.在综合指标方面,幸福感城乡差值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老年群体、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的幸福感,城市高于农村,而军人群体则农村高于城市。

    2011年03期 v.19;No.79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文学·历史·艺术

  • 一次“夹生”的视域融合——“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与反思

    乔东义;

    "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已进入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传统",回望"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其中沉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思索。本文试图将其作为一个既往的文艺思想史文本加以解读,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考察它的生成理路,分析它的成败得失,以切实把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2011年03期 v.19;No.79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性别平等”的诉求、曲解与再认识——从丁玲的创作看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吕旭龙;

    《三八节有感》表达了丁玲在性别平等议题上的深深困惑:何以阶级解放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压迫现象?终其一生,她都未能获得真正的解答。除却时代的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阐释,也长久地困囿了丁玲及同时代作家的视野。艾莉森.贾格尔(Alison M. Jaggar)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超越的新视角:用"异化"取代"阶级"、"压迫"等概念分析和理解女性解放命题。本文运用贾格尔提出的情感具有认知价值的观点,对丁玲的创作进行再解读,进而阐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的再认识,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1年03期 v.19;No.79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本刊启事

    <正>为适应出版数字化、信息化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网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报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

    2011年03期 v.19;No.79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董建华参观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董浩云;

    <正>4月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一行7人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参观访问,张杰校长热情接待了董建华先生一行,校党委常委、档案馆馆长李建强陪同接待。张杰校长等陪同董建华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一楼中国古代史陈列室。期间,来到介绍中国古代在造船和操船方面发明创造的展示橱窗前,当听到早在唐代我国就

    2011年03期 v.19;No.7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稿约

    <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逢双月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一、主要栏目现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政治·法律·社会,科学文化,文化管理与传播,经济·管理,高等教育,哲学与科学思维,文学·历史·艺术。二、来稿要求与注意事项1.正文论点明确、新颖、逻辑严密,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2011年03期 v.19;No.7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