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现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 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胡伟;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研究和探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战略,论证和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依据和内涵。在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高度概括的基础上,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发展基本路径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走向与战略,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逻辑的高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并从新的视野上阐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揭示形成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2009年06期 v.17;No.70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政治·法律·社会

  • 论我国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施

    王先林;

    我国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实施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需要处理好所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尤其是保护知识产权与执行反垄断法的关系、滥用知识产权与排除、限制竞争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与市场支配地位的关系。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反垄断执法的基本分析框架既有反垄断分析的一般问题,也有涉及知识产权时的特殊问题。我国需要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指南。

    2009年06期 v.17;No.70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法国调节学派的制度理论

    吕守军;

    21世纪初,法国调节学派完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新老交替。第二代学者继承了调节学派初建时期的方法论,继续强调了调节理论的独特性,并在制度理论重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认为,各个社会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他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会产生社会冲突,而制度就是为了调节社会冲突而产生的,是社会主体在社会冲突中相互妥协的产物,其中,制度形成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交换对于形成什么样的制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制度、意识形态和政治媒介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冲突调节的一般机制。本文以调节学派的制度理论为中心,对该学派理论发展的现状进行评述,旨在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2009年06期 v.17;No.7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论人体实验的刑法规制

    刘长秋;

    人体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但另一方面,人体实验的某些不光彩历史及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不规范人体实验操作,也引发了很多刑事法律方面问题,这使得有关人体实验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探讨成为各国刑法学界的一个亮点。站在刑法学的立场上,人体实验的不规范操作必须受到刑法的禁止,而域外的很多立法也都将非法人体实验操作作为犯罪来处理。为此,需要在我国刑法中增设"非法开展人体实验罪",并就其刑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2009年06期 v.17;No.70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科学文化

  • 启蒙视野中的概率期望思想

    王幼军;

    尽管由帕斯卡和惠更斯等人所启动的概率论这门学科被称作概率演算,但早期概率学者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期望而不是概率。早期概率论中对于数学期望的强调是由于这个概念承载了当时常用的"期望"术语的两种不同的定性含义,一是人们对于法律中公平公正的期望,另一种是源于经济学中的公平获利的思考。这两重含义使得它成为将数学概率与社会科学连接起来的桥梁,并将概率论与理性和道德科学的启蒙观念联系在一起,于是对于期望思想的探讨便成为17、18世纪启蒙思想实践的一部分。然而至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结束,这个议题失去了其主要的素材来源,也失去了有效性的判断标准,随之期望作为概率论研究的中心地位也就被其它方面的研究取而代之了。

    2009年06期 v.17;No.70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经济·管理

  • 长三角能源消费的能源流分析

    吴开尧;朱启贵;

    本文利用能源平衡表,对长三角能源使用过程的不同能源流阶段进行分解,提取能源流各阶段的能源消费总量、比较、结构、动态和强度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反映地区能源的结构特征、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揭示长三角特有的能源与资源、经济间的联系。

    2009年06期 v.17;No.70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品牌意识及内隐自尊影响品牌决策的实验研究

    常河山;

    品牌决策成为决策和品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引入品牌意识和内隐自尊变量,探讨两者对品牌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1)品牌意识影响了消费者品牌决策。高品牌意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运用品牌进行决策;(2)内隐自尊水平影响了消费者品牌决策。内隐自尊水平高的被试在启动高水平的品牌意识上更多地选择强势品牌作为消费对象,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被试是在高水平品牌意识上选择强势品牌作为选择对象的意向就会逐渐降低,尤其是到低内隐水平、低品牌意识的范围内消费者所选择的消费品牌更多地为弱势品牌。

    2009年06期 v.17;No.70 60-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高等教育

  • 论大学生人格优化系统的培育机制

    庞跃辉;

    大学生人格优化系统的培育机制是以培养教育大学生形成"知荣辱、勤操守、乐进取、勇担当"良好人格的优化机制与重要价值为基础,是良好人格培育机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机制的属性,科学把握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机制的形成,积极保障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机制的运行,对于加强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9年06期 v.17;No.70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高校大学生公平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感的视角

    吕晓俊;刘帮成;

    教育公平感是对教育事实存在进行判断时引发的主观体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考察了1 032名在校大学生教育公平感的现状以及不公体验下的行为表现,分析了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教育公平感的影响作用。

    2009年06期 v.17;No.70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文学·历史·艺术

  • 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章辉;

    在实践存在论美学那里,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原意被篡改,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存在秘密的意义被遮蔽,其对于美学的指导意义也被过滤;存在论的反异化的文化现代性意义被消解。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远离现实的理论拼贴并没有推进当前的美学研究。

    2009年06期 v.17;No.70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