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抽象自然观的三种表现形式

    俞吾金

    1999年04期 3-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论人境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苗启明

    本文提出人境生态系统,并研究了它和谐发展的三大手段:对“境”的保护性手段、对“人”的调控性手段和对“生态系统”的开发性发展手段,以及运用与实现这些手段的前提,即通过制度理性把这些发展手段上升为政治战略

    1999年04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状态论——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哲学和数学方法

    洪昆辉

    本文论述了系统观的历史进步及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哲学范畴的“状态”概念,论述了要素、系统、状态、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状态概念对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重要意义,给出了思维的信息处理机制及数学表达公式

    1999年04期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邓小平的实效价值观初探

    王建国

    邓小平讲求实效和注重效果的价值观,业已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新价值观念的象征、旗帜和内涵。在邓小平实效价值观中,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内容是利害观和评价观,而实效是其核心的范畴。邓小平的实效价值观与实用主义价值观有根本性的区别,其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富有创造性的运用、发挥和发展。邓小平实效价值观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于创造性地运用这种价值观来探索和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把讲求实效贯穿于价值的标准、追求、选择、实现和评价等活动的全部过程

    1999年04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对社区人民内部矛盾的多视角透视

    刘锋,马建文

    全面分析研究社区人民内部矛盾诸问题,是正确推进社区建设、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理论基础。本文力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析社区作为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载体的重要地位、社区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种种基本原因、当今社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这为正确认识化解社区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为有效化解社区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前提

    1999年04期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论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王平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市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构建现代化国际文明城市、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以及有效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999年04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羊群效应”与股票收益分布的厚尾特性

    朱少醒,张则斌,吴冲锋

    本文在介绍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和投资性资本收益分布的厚尾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中的随机图理论,构造出一个随机性羊群效应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刻画投资主体之间的微观联系机制,并很好地解释股票收益的厚尾特性

    1999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国民收入分配机制迁变及对策研究

    乔均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变迁,并分析了这一变迁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失衡现象。同时,针对现有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

    1999年04期 44-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绿色营销的理论与政策

    黄沛

    本文从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绿色发展的本质含义,绿色营销的社会实  践基础,并为未来企业绿色营销指明了政策方向

    1999年04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现代市场中的网络营销

    陈继祥,吴昊

    本文研究了网络营销的内涵和网络化的市场环境,并探讨这些市场环境变化的意义。正如当初企业之所以从生产观念转变到营销观念,是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改变一样,今天企业也要根据改变了的营销环境更新自己的营销观念。网络导致市场重心从厂商到顾客的转移。顾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顾客对企业不止意味着生意,更意味着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就是顾客管理。为了在网络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竞争,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树立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发挥企业的创造力,进行营销创新

    1999年04期 54-5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经济理论的创新研究:系统经济学

    侯荣华

    本文阐述了研创系统经济学的原因,论述了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原理、持续发展原理等系统经济学三大公理系统,并对系统经济学应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提出了看法

    1999年04期 57-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美国的劳动力教育培训管窥及其借鉴

    王志平

    90 年代美国之所以成功地进行了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有效地广泛实施了劳动力教育培训。1995年,美国有40% 16 岁以上成年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活动。美国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显著特点是:学历越高,参预率越高;工作相关培训项目是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经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的教育培训参预率大大高于一般白领和蓝领的参预率。企业、受训者、州和地方政府是三家主要的出资者。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正在构筑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国的最大启示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是实现社会经济有效发展的基础

    1999年04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Internet带来的激励问题

    郭鹏飞,王意冈,蒋馥

    针对Internet带来的新的工作方式,如远程办公,网络会议,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在这种新的工作环境下员工的激励问题,得出了一些结论,如远程办公要求员工分担企业风险,Internet的开放性将增强声誉效应等等

    1999年04期 66-6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虚拟企业与耗散结构

    王欣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方面极大地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孕育出一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一种自组织的动态经济系统。它所具有的耗散结构的特征使之较传统企业运作模式能更有效地共享社会资源,从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1999年04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浅谈商业信贷中的信用风险

    俞承璋,孙谦

    信用风险是信贷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本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阐述了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针对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本文提出了甄别借款人信用度的方法,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方面。并且指出,信用评估是有成本的,但是这有助于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

    1999年04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JIT在服务业中应用之探讨

    汪玉兰,季建华

    JIT(Just-in-tim e),即准时生产制,由于其显著的优点,如全面的质量管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有效降低存储量和减少浪费,能够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生产要求,从而在制造业中受到广泛的研究和推广。本文突破了制造业的范畴,探讨了将JIT 应用于服务业以提高服务业管理质量的设想,并讨论了应用的条件和环境

    1999年04期 78-8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感情关系破裂质疑

    程宗璋

    我国现行离婚立法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其缺陷日益突出,对其修改已刻不容缓。以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并采取例示主义的表述方式,符合婚姻的本质、职能和我国现阶段婚姻状况以及世界各国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向。这一方面使婚姻当事人有具体标准可以对照,以决定是否起诉,法官有具体标准可以操作,以正确定案;另一方面又把一切难以列举的导致婚姻关系确已破裂的事由包含在概括的规定中,以防列一漏百

    1999年04期 81-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认定

    陈乃蔚,宋海

    本文就一些值得探讨的计算机软件侵权认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侵权,包括未经授权的二次开发和剽窃他人作品;软件销售过程中的侵权,包括擅自捆绑销售他人拥有著作权的软件、擅自解密他人软件并销售和擅自公开展示他人软件;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侵权,包括在安装、使用等方面超出权利人授权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以及非法提供软件序列号、密码等。另外,本文还结合上述内容对于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立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1999年04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关于传播功能的若干思考

    陈先元

    传播功能问题,历来是传播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方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传播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理论上对传播功能进行再认识和再探讨,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就传播者一端而言,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制约着传播功能;就受传者一端而言,对信息的内在需求、解码能力及价值判断标准制约着传播功能。而判断传播功能的正负与否,则取决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

    1999年04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略论禅宗对废名小说的影响

    丁晓萍

    禅宗的影响是形成废名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禅宗特别是禅的直觉顿悟对废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产生很大影响,表现于小说就是其中透出的“禅趣”。废名小说侧重描写的不是鲜明的人物个性,而是一种人生形式,追求人与自然高级合一的境界,甚至直接表现自己长期“顿悟”出来的佛性,显得空灵淡远,超脱飘逸

    1999年04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音美 意美 形美——济慈抒情诗的美学凝结略论

    李潮

    本文探析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最负盛名的几首诗作,将济慈关于自然美、古典美以及追求自由与爱情这几个主题的诗作分类研究,从而较完整地勾画出这个天才作家的美学思想脉络。

    1999年04期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论康有为的《论语》学

    孔祥骅

    康有为以公羊三世说《论语》,与戴望《论语注》只是重复前人说法大有不同。他说:“《论语》本出今学,实多微言。”故与公羊学说互相贯通。其将《论语》和《春秋》相沟通,吸收近代西方的进化观念,阐发其公羊三世说,以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规律加以解释。而进化的途径,则由据乱—升平(君主立宪)—太平(民主共和)。

    1999年04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略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王世根,孙道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归纳其要点,主要有:一是要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三是要懂得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四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999年04期 111-11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关于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十个关系的思考

    宋进

    正确处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体系的关系,提高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接受度,实现知、信、行的统一。为此,本文从静与动、道与人、前与后、上与下、正与负、古与今、中与外、知与行、首与尾和单与众等十个方面,全方位、多视角、操作性地阐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和流程中的关键点。

    1999年04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加强党的监督制度建设

    张玲,姚悦,刘兆强

    中国共产党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制定了监督多元化的新举措,使监督趋于民主化和法制化,从而巩固和加强了党的领导

    1999年04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