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

    叶必丰

    本文认为 ,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需要法制的保障。要建立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法制平台 ,我们必须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行政区划和利益主体不变 ,以及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为前提。基于这一前提 ,国家的统一法制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是不充分的 ,谋求长三角地区的统一法制是不现实的 ,而只能谋求地区性多元法制的协调。协调多元法制的机制 ,实践中已经探索出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 ,理论上也提出了各种方案。但本文认为 ,不断强化和完善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 ,充分发挥其功能 ,是进一步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2004年06期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研究

    殷啸虎,李莉

    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问题 ,一直是宪法学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宪法序言作为一个整体 ,确认了国家政权的政治正当性 ,以及国家的目标 ,这是宪法序言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也是宪法效力发挥的政治与法律前提。宪法是根本法 ,是政治法 ,它的效力主要表现在对宪法内容的影响上 ,即通过序言的规定 ,明确了宪法本身所应当具有的法律效力。如果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的话 ,那么 ,宪法序言就是“宪法的宪法”

    2004年06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简论家庭的起源和演化

    邓伟志,徐榕

    当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之初 ,并无家庭。今天被人们所恪守和推崇的个体婚家庭 ,只有几千年 ,至多上万年的历史。那么 ,在这之前的几百万年间人类“家庭”是怎样的 ?本文分析了家庭出现以前的人类两性关系状态 ,同时 ,又提出并阐述了“血婚制———伙婚制———偶婚制”发展的脉络。对其中的学术争论也做了介绍和评论

    2004年06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变革及现实走向——写在《美国破产法》译后

    韩长印

    本文对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走向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考察 ,并对历次演变及更迭的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回顾了美国破产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分析了美国破产立法的演变特点及成因 ,第三部分审视了美国破产立法的现实走向

    2004年06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民营企业生存权的宪法保障路径——兼论我国宪法相关规定的完善

    陈柳裕,王坤

    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市场经济体制、公民私有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构成了确认和保障民营企业生存权的四条路径 ,只有当宪法对此四者同时作出规定时 ,民营企业的生存权才能得到完全的确认和有效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宪法经过四次修改 ,在民营企业生存权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004年06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世贸组织专家聘任机制之研究

    胡加祥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聘请专家的法律依据是《争端解决谅解协议》第 13条之规定 ,即评审团有权就争议中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咨询有关专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过程中 ,除了评审团有可能聘请个别专家或专家小组外 ,有关争议方也会聘请专家 ,以此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观点。本文的重点是对评审团聘任专家这一机制进行研究 ,并对如何完善世贸组织专家 (组 )的工作程序提出了若干设想

    2004年06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试论我国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

    尚立娜

    在我国《商标法》中对原产地名称 (地理标志 )实行了法律保护。商标法关于原产地名称的商标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对原产地名称的保护。本文在归纳了上述法律法规的保护措施的基础上 ,分析我国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原产地名称法律提出了建议

    2004年06期 46-4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外星文明与时空旅行:在科学与幻想之间——兼及一系列科幻电影

    江晓原

    本文结合一系列科幻电影 ,讨论了如下问题 :迄今为止 ,人类既没有发现外星高等文明存在的证据 ,也未能提供外星高等文明不存在的证据。恒星际航行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但人类目前拥有的技术手段尚不足以实施这种航行。关于时空旅行 ,文学家和科学家都作了大量浪漫的想象 ,爱因斯坦 1917年著名的引力场方程 ,是这类想象力的基本温床。不少科学家相信 ,借助“虫洞”可以进行时间旅行 ,还能够通往不同的宇宙空间。而一旦人可以回到过去并干预历史 ,因果律就要受到挑战 ,欲摆脱因果律的困境 ,则可求助于“多世界”理论。科幻电影中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 ,正在对公众发生着重大影响 ,因而也就很有可能对科学发生影响———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 ,也许现在已经发生了

    2004年06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马克思对“人的价值”之类命题的批判

    卢炜

    马克思认为 :“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 ,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 ,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2004年06期 57-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

    余治平

    传统的西方哲学对本体所作理解的总的倾向是 :以为本体是一种“知性的绝对体” ,是表象世界的基础与本质。康德哲学中 ,物自体在经历了经验认识领域里的失败之后 ,却在实践的世界中发现了成功的希望和出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向道德实体、向信仰主义的过渡。康德的本体思想潜伏着传统西方知性本体论的危机和解构 ,从而或者本体论的问题应该予以取消 ,或者必须逃离知性领域而到实践世界中去、到人的生存存在中去发现真实的本体。海德格尔依据存在论 ,关注人的生存性 ,把本体从传统哲学抽空或蒸发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危险边缘中挽救了回来。德里达试图用“延异”解构知性本体 ,彻底否弃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能够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本体 ,在本体虚无化的同时还进一步将本体追寻的活动本身问题化、游戏化 ,有效地拓宽了人类本体追寻的视野

    2004年06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生态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评析

    包庆德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 ,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 ,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 ,生态哲学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和重要范畴有必要给予认真审视和规范

    2004年06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客观对应物与新诗戏剧化——论九叶诗派在技术层面上的诗学探求

    黄科安

    九叶诗派从西方现代派大师那里得到重要的启示 ,提出“客观对应物”和新诗“戏剧化”作为开展现代诗学理论技术层面的有益探讨。现代诗中的“客观对应物” ,在于扩大并复杂化了人类的感觉能力 ,而引入新诗“戏剧化” ,就能有效规避当时诗坛流行的“直接的叙述或说明”诗歌的流弊。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上 ,有“诗的扩展”和“诗的结晶”两种不同的方式。就新诗“戏剧化”类型而言 ,有内向式、外向式和诗剧三种

    2004年06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总目录

    2004年06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下载本期数据